南京总统府所在地汉府街地名是怎么来的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南京总统府所在地汉府街地名是怎么来的的相关内容:之后将陈理带到了应天,封他为汉王,大概是因为他父亲陈友谅自称“大汉皇帝”而降了一格吧。据说朱元璋还给了陈理一个府邸,让他住在如今南京长江路边上的汉府街。这样看来,待他可真不薄啊!然而史书记载说,陈理因

之后将陈理带到了应天,封他为汉王,大概是因为他父亲陈友谅自称“大汉皇帝”而降了一格吧。据说朱元璋还给了陈理一个府邸,让他住在如今南京长江路边上的汉府街。这样看来,待他可真不薄啊!然而史书记载说,陈理因所封“汉王”地位低微而心怀怨言,结果后来连汉王也没有当成,而是被发配到了朝鲜去。那么这件事情是否可信呢?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琢磨一下。

翻阅史料,我们综合各种因素大概可以这样认为,有的书上讲,陈友谅30多岁都没有碰过女人,在他遇到倪文俊的小老婆之后,两人结婚也好姘居也好,反正生了个小孩。从那时到陈友谅死,也不过10年光景。换句话来说,之后被带到应天来的陈理,当时还只是个10岁左右的娃娃。一个娃娃被封了王,他能有什么怨言呢?我想是不会有的。10岁的孩子顶多也就懂得吃、懂得玩吧。这样想来,无非是朱元璋为了剪除可能的潜在后患——对敌人的遗孤信不过,所以找了个借口,说他心怀怨言,这样才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将他发配到朝鲜去。

但《明实录》和《明史》是这么说的:陈理最初被朱元璋带到应天封的不是什么汉王,而是侯,叫归德侯。洪武五年,陈理与另一个农民起义领袖明玉珍儿子归义侯明升一同被迁往高丽(即今天的朝鲜),并赐高丽王的服饰法大mpa兼职教授何侨冠冕,大概是叫他们当“客家”朝鲜王。这就是历史上第一任汉王的命运。

除了这第一任汉王,明朝历史上还曾有过两个“汉王”,然而这三个汉王就像无形当中中了咒语一般,他们的命运都不佳。

第二个汉王就是朱元璋的第十四个儿子,封了没有多长时间就改封为肃庄王,有学者专家考证说,他在应天并未建造过王府。

第三个汉王就是明成祖的二儿子朱高煦,这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可他却正儿八经地在应天开府的,建了自己的花园、宅子,规模还挺大。今天我们看到在汉府街煦园一带的建筑,据说不少就是那时候保留下来的,就连“煦园”的名字也是因为朱高煦建造而得来的。宣德元年朱高煦因发动叛乱被逮,让侄儿皇帝放在铁板上火蒸,最终给活活蒸死了。

南京汉府街汉王的命运大致如此,不过当过汉王的陈理后来总算还得了个善终,迁徙到朝鲜,客死异国。但实际上当年陈理投降时,“大汉国”尚未彻底完蛋,潭州的陈友谅哥哥陈友才和左丞王忠信以及赣州、江陵与韶州等地的守将张秉彝等人,仍然迟迟不肯归降。朱元璋派遣、常遇春、邓愈和杨等将领分路进讨,直到1365年正月,韶州、南雄的守将张秉彝、孙荣祖等“各籍其兵粮来降”为止,陈友谅的“大汉国”地盘才全归朱元璋所有。

“大一统”帝国再建之雏形——南京吴王政权打败了陈友谅,灭了“大汉国”,湖广、江西地区尽归朱元璋掌控,长江中游地区实现了统一,朱元璋在重建“大一统”帝国的过程中又成功地跨上了一个台阶。就在这时,应天城里以李善长、徐达为首的文官武将纷纷上表劝进,请求朱元璋登基称帝,但遭到了拒绝。朱元璋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他不想做皇帝,有人说,我们中国人个个都想当皇帝,我看也差不多。但当皇帝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条件,而事实上自从南略定远那时起,在冯国用兄弟、李善长、陶安等一系列文人儒士的影响下,朱元璋的帝王梦正在不断地做大做强,什么虎踞龙盘,什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说白了就是当年的朱重八现在要做“大一统”帝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平民皇帝。虽然攻灭了陈友谅,统一了长江中游地区,但北方还有残元,东部还有张士诚,东南还有方国珍和陈友定,等等。综合起来看,“火候”还没到,朱元璋摸准了,于是跟大家说:“戎马未息,疮痍未苏,天命难必,人心未定,若遽称尊号,诚所未遑。”那么到什么时候可以称帝了呢?他接着解释:“等到天下大抵平定时,我再称帝也不迟啊!”

称帝这样惊天动地的事情暂缓,但并不意味自己的政权建设和统治秩序一切照旧,事实上完全可以以实验性的形式对未来大一统帝国的管理秩序作个大致建构,一来为下一阶段的统一进程做个准备;二来对于近些年来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官武将作个适当的职位晋升,不能以老一套将就着,弄得大伙儿都没积极性;三来自己被封为吴国公也有些年头了,也不能老称“公”,就连平江城里的那个称王的盐贩子都不如,那我接下来还怎么能去讨伐他?所以最终朱元璋来了个折中的做法,于龙凤十年(1364)正月在应天城称吴王,建百司官属,置中书省,以左、右相国为正一品,平章政事为从一品,左、右丞为正二品,参知政事为从二品,左、右司郎中为正五品,员外郎为正六品,都事、检校为正七品,照磨、管勾为从七品;参议府参议为正三品,参军、断事官为从三品,断事、经历为正七品,知事为正八品,都镇抚司都镇抚为正五品,考功所考功郎为正七品。任命李善长为右相国(明代以前尚右,所以右相国职位要高于左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相当于副相国),汪广洋为右司郎中,张昶为左司都事,等等。

看了上述这般建制,熟悉中国历代典章制度的读者朋友肯定会觉得:朱元璋的这般中央官职设置已非昔日的行省机构同日而语了,简直就是一个地区性统一帝国的雏形。不过朱元璋的聪明就在于他当时不称帝,而称王,且这个王还是小明王的一个臣属,就连发布公文与命令也没忘了将那个在滁州供养着的小明王放在前头:“皇帝圣旨,吴王令旨”,表示他仍尊奉龙凤为正朔,这样做至少有三大好处:第一,尽可能减少受人攻击的把柄,与朱升提议的“缓称王”精神暗合;第二,“尊奉”小明王,将他捏在自己的手里,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还需要就把你小明王放在滁州养着、供着,将来不需要时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废了或暗中搞掉都可以,事实上后来朱元璋称帝前夕就派人到滁州去“接”小明王,手下人巧妙地帮他解决好了问题(详见《大明一统》);第三,北方红巾军失败了,西线红巾军也没了,好多老红巾军将士心里确实不太好受。不是明教讲的:天下大乱,马上就要“明王出世,弥勒下凡”么?谁是明王?不就是小明王么!他“老人家”被朱元璋安排得有吃有穿,生活悠闲得像弥勒佛一般。这就充分表明了朱元璋政权依然是红巾军系统的,这样可以抚慰军中占据了很大比例的红巾军战士,让他们为自己的帝王事业拼命。所以说从这样角度来看,朱元璋确实做得比陈友谅要聪明得多,也比张士诚要强得多。

以上这些都是准中央级别的行政、军事机构的设置。事实上在军事机构设置方面,1361年三月朱元璋就已经做过一次改制,将枢密院改为了大都督府,任命自家侄儿枢密院同佥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

打败陈友谅后他主要针对各翼统军元帅府以下的军制进行了统一性改革。朱元璋军队在前期战争中沿用了元代或龙凤政权的做法,在枢密分院下设各翼统军元帅府,1364年三月起,“悉罢诸翼而设卫”,当时设有武德、龙骧、豹韬、飞熊、威武、广武、兴武、英武、鹰扬、骁骑、神武、雄武、凤翔、天策、振武、宣武、羽林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并开始推行部伍法,规定:“今诸将有称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者,名不称实,甚无谓。其核诸将所部,有兵五千者为指挥、满千者为千户、百人为百户、五十人为总旗、十人为小旗”。由于朱元璋崇尚火德,遂“以火德王色尚赤,将士战袄、战裙、壮帽、旗帜皆用红色。头目马用大黑颔答罕、大黑纛头,以壮军容”。

在进行中央军政机构构建的同时,朱元璋还着手开始地方行政机构的建设。朱元璋政权地方行政机构最初是沿用了元代的做法,设立行省、府、州、县等地方建置。就从行省角度来讲,龙凤四年(1358)设立的浙东行省是朱元璋政权建立的第一个地方性省级行政机构,龙凤十二年(1366)废置,改立为浙江等处行中书省;龙凤八年(1362),设立第二个地方性省级行政机构——江西等处行中书省;龙凤十年(1364)二月消灭“大汉国”后设立湖广等处行中书省;龙凤十年(1364)七月攻克庐州后,设立江淮等处行中书省。

从地盘的迅速扩大到地方政权的增多,改称吴王后的朱元璋应天集团对于各级官员的需求缺额还是相当大的。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除了继续礼聘文人学士外,朱元璋还号召人们荐举。荐举是其一贯使用的用人途径,为确保自己不断取胜,朱元璋在进行统一战争过程中常常礼贤下士,优待降人和文臣儒士——这跟他立国后的做法判若两人。“先是上(指朱元璋)聘诸名儒集建康(即应天南京),与论经史及咨以时事,甚见尊宠”。1363年在南京吴国公府边上盖起了礼贤馆,礼贤馆里云集了一批全国一流的知识分子,如、章溢、宋濂、苏伯衡、陶安、王、许元、王天锡等。不过朱元璋并不以此满足,还不断地下令,让大家荐举,甚至在吴元年时传谕中书省告示各地,实行科举,分设文武两举。不过这样的理想官僚人才选拔制度得以真正实行还在全国大致统一后。

以上种种举措表明:消灭陈友谅军事集团后,在重建“大一统”帝国过程中,以应天为中心的朱元璋集团又跨出了很重要的一步,即为下一个阶段的统一行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南京总统府所在地汉府街地名是怎么来的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